为当代文学补“苍茫气”:叶舟《凉州十八拍》广州分享会举行-全球新要闻

2023-06-21 14:41:48 南方都市报

一本来自西北的长篇小说,为热浪与细雨中的岭南之城带来了凉爽之风。6月17日下午,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小说家、诗人叶舟携重磅新作《凉州十八拍》做客广州钟书阁永庆坊店,与著名学者、评论家谢有顺,著名诗人黄礼孩等展开分享对谈,分享会由出版人曹元勇主持。活动现场不乏远道而来的忠实书迷,更有四月参加“十八少年下凉州·与叶舟同行”文学寻根之旅后意犹未尽的少年学子。

《凉州十八拍》以皇皇百万字书写了以凉州为中心的河西走廊近半个世纪的悲壮历史。故事以现代版的“赵氏孤儿”为内核,以古典长诗“胡笳十八拍”为艺术架构,将铜奔马、祁连山等西北文化传说与民间社会生活熔为一炉。小说中,以顾山农、徐惊白为代表的一批来自民间的义勇之士和热血少年,在山河板荡、世道浇漓的大时代中,心系家国命运,满怀忠义豪情地守护着河西大地。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凉州十八拍》海外版权推介暨签约仪式”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作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首批支持项目和“扬帆计划·中国文学海外译介”项目入选作品,《凉州十八拍》再签西班牙语、泰语等五种外文版权,由此,这部源自河西的磅礴之作进一步开启了向海外扬帆远航的新篇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自西北的大气书写,为当代文学补苍茫气

评论家谢有顺将《凉州十八拍》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补天之作”和“补气之作”:“这绝对是一部‘大书’,绝对是我们这个时代罕见的杰作。”在他看来,这部著作首先为当代文学补上了“苍茫气”——在现今的文学创作中,南方式的细小精致之气非常盛行。不断强化的精致化、仪式化、细小化、奢侈化特性,带来文学的精美感,但过于精致难免导致圆熟,容易让人觉得缺乏一点爆发力,缺乏一些能够溢出小小天地的东西。而《凉州十八拍》的写作,无论是其中蕴含的狂野、雄浑、大地般厚实的气质,还是作者叶舟书写这部大作的雄心、野心和抱负,都无疑为中国文学补上了来自北地的苍茫大气。

谢有顺

对此,诗人黄礼孩也深有感触。他坦言,作为一个南方人阅读《凉州十八拍》,产生的陌生感和冲击力非常强烈。黄礼孩以叶舟诗作《辞典》中的关键词——燃烧、修远、奔跑、吹动、晴朗、成长、辽阔——来概括《凉州十八拍》的内核。“当下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作品。”他感慨,“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热血沸腾,看到曾经的自己,看到祖国辉煌的文明如何走到今天。”

黄礼孩

《凉州十八拍》吸引并深深感染了无数本不熟悉西北的读者。分享会现场,来自中山大学的文学博士生张云鹤和李浩分别从自己参加“十八少年下凉州”活动的经历出发,畅谈了阅读这部作品的感受。在李浩看来,这部小说将西北社会中一些模糊的面孔彰显出来,让当代读者重新去认识、理解那片壮丽的土地和那段壮阔的历史。由此,《凉州十八拍》着实是一部书写西北大地的百科全书。

在凉州演绎的少年心灵史,昂扬一往无前少年气

“少年”是作者叶舟始终醉心的创作主题,在书中,他撒下了一批少年,他们为了中国的文化和未来义无反顾。《凉州十八拍》中洋溢的少年朝气也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黄礼孩看来,这是一部在凉州演绎的中国少年心灵史。他特别分析了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少年徐惊白。通过徐惊白的故事,小说超越了传统的“赵氏孤儿”结构。徐惊白从懵懂无知逐渐成长,直至自我觉醒的过程,体现了一种最重要的民族力量:正是因为生命的自我觉醒,我们的民族文化才会不断焕发新生,源远流长。

谢有顺亦称,《凉州十八拍》是为中国补“少年气”之作。作品中能读到野生、原生的中国,体味到少年中国的朝气。书中人物在河西大地行走时,心中充满了“五四”先贤一般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精神,充满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敢于反抗的少年气概。这种精神是当代缺乏的,而只有这种本真、无城府但充满生命力、可能性的少年气,这种为自己的所信所爱一往无前的精神,才是中国的希望。

谈及《凉州十八拍》中的少年,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生张云鹤也有感而发。她谈到,故事中以徐惊白为首的少年们历经挫折坎坷,有过迷失,但最终找到了坚定的精神内核。这样的成长过程对于少年而言尤其重要:当他真正找到自己的内核,找到自己跟民族国家连结的情义之后,哪怕最终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让人铭记的脚印,也依然达成了自身的完满。由此,如黄礼孩所言,这部作品在当下给个体生命以更多启示,有着重新启蒙的意义。

蕴含道义与情义,深情主义写作的崭新文本

谈及《凉州十八拍》的创作,叶舟多次提到“深情主义”这一理念。对于叶舟而言,这部作品源于对广袤河西大地的深情:“我不管在构思、写作这个小说,还是在多年来行走河西走廊的过程中,都是在西北大地上寻找生命当中一些缺乏的元素,来滋养我的生命、滋养我这具肉身。”他坦言,自己最爱的还是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这条漫长的通道:祁连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思想,像脊椎一般串起了西北边疆;而历史不是凝滞的,历史可以复活。叶舟的“深情主义”亦包含对文字、文化执着的爱:“在这样的时代,需要专注力以及执念,这就是我说的深情主义,包括对文字有一种信仰的深情或者深情的信仰。”

叶舟

就小说本身而言,书中的人物,他们的复仇、救赎与托孤,长久的隐忍与坚持,无一不蕴含着情与义。谢有顺说,《红楼梦》写人情之美,《三国演义》写了义,情和义是中国文化里最本心和本质的东西,有情有义的中国才是一个有灵魂的中国;而叶舟的写作,正为当代文学补充了这样一种深情和义气。黄礼孩亦总结道,深情主义写作历史悠久,但《凉州十八拍》为深情主义在当下文学状态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有气魄的、能够立得住的厚重文本。

深情主义构成了《凉州十八拍》的精神本色。通过阅读这部凝聚中国筋骨、突出展现中国恢弘气象的深情之作,我们得以不断回望中国文化的源头,回望沉潜而不断绵延的那一道中国精神的河流。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发布
精彩图文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